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明显上升,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
根据2018年我国最新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我国骨质疏松症高危(低骨量)人群庞大,50岁以上人群的低骨量率为46.4%。
如何发现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初期大多无明显症状
香港时代医疗表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临床症状。约50%骨质疏松症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常在发生脆性骨折或骨密度检查时才被发现:
疼痛:常见部位为腰背部。部分表现为全身疼痛,严重时会出现行动困难,可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可表现为身高缩短、驼背,以及脊柱畸形等。
脆性骨折:指低能量或非暴力导致的骨折,如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好发于胸椎、腰椎、髋部、肱骨近端,以及桡、尺骨远端等。
※ 温馨提示: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及早了解骨密度变化。
只有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引起骨质疏松症主要有以下因素
人体骨头的钙含量就像头发一样,总喜欢在年少气盛时率先抵达人生巅峰,随后便在下坡之路一去不复。
要说到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就不得不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对冤家说起。
如果将身体里的钙比作银行里的存款,那么合成骨质的成骨细胞就是兢兢业业的“打工人”,而溶解骨质的破骨细胞则是彻头彻尾的“败家仔”。
在30~35岁前,成骨细胞率先发力,并约束着破骨细胞,以免它把家里的“钱”全部败光。此时,人体骨骼状态达到人生中的最巅峰状态(即骨骼巅峰)。随着年龄增长,成骨细胞开始后劲无力,加上受到一系列的炎症干扰和代谢紊乱,身体逐渐掏空;破骨细胞因为没有老哥的管束,开始不讲武德,将成骨细胞之前辛辛苦苦存下来的“积蓄”慢慢败光,因而导致人老后增加骨质疏松、骨折等风险。
除此之外,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同样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性别影响:男性骨量比女性多,加上女性要经历怀孕期、哺乳期,所以大部分男性的骨骼会比女性更坚硬。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下降,会加剧骨质流失,因而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饮食习惯:长期吃素的朋友,由于没有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导致骨量流失较为严重,骨头也相对更脆。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降低肠道钙吸收;烟碱可抑制成骨细胞,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香烟中的金属镉会降低女性新冠激素水平,导致绝经提前,加快骨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另外,吸烟是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酗酒:酒精中的乙醇在进入人体后,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使骨形成减少;还可与体内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钙吸收,加快骨骼钙的流失。相关研究显示,饮酒量越高,骨质疏松症风险越高。
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疾病都会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药物:长期服用激素,如治疗风湿类关节炎药物、治疗红斑狼疮药物等,都有机会造成骨量流失,引起骨质疏松症风险。
患上骨质疏松怎么办?预防骨质疏松从定期骨密度检测开始
骨密度检测方法有很多,目前国际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EXA的测量结果,DEXA双重能量X光骨质密度检查不仅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也是骨折风险预测、药物疗效评估以及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骨骼评估方法。
香港时代医疗建议以下人群应定期测定骨密度:
① 年龄≥65岁女性和≥70岁男性;
② 有骨折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女性及50~69岁男性;
③ 50岁后发生过骨折的成人;
④ 患有导致骨量丢失的疾病。
最后,骨质疏松症初期,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一旦出现腰背痛、全身酸痛或出现骨折时再去诊治,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了。因此,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上述人群除了定期进行骨密度测试外,一旦确诊建议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香港时代医疗引进Prolia博力加「仿保骨素针」能模仿人体天然「保骨素」功能,抑制蚀骨细胞的作用,阻止骨质流失,能降低骨折风险高达70%,有效帮你对抗骨质疏松。详情可浏览:https://cn.medtimes.com.hk/osteoporosis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33 92 950@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0035879号-11,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