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资讯 > 滚动 >
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行动之中 这才是传承清明文化的应有之义
2022-04-02 10:11:35   来源:荆楚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燕子来时、梨花落后,又是一年清明时。人们或享受着“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的春之嘉年华,或寄托着“东风解语拾我意,送送萦肠入君家”的哀思,亦或沉浸在“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的踏青之旅,是历经千年敬祖报本、弘扬孝道亲情的历史传承,更是敬畏生命、启迪心灵的文化滋润。“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清明,不仅只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更是一种精神追忆。

然而,春风拂煦的清明节仍然存在一些陋习。祭品攀比之风仍然存在,不少人希望通过“奢华葬礼”“高价墓园”来表孝心;陈规陋习回潮,大量燃香放炮、焚烧纸制品导致浓烟滚滚;商家借“节”造势、恶性竞争。为此,全国各地近日纷纷发出清明祭扫通告,倡导大家采用提前预约、分段错峰、网络祭扫等多种方式文明祭祀,让清明节真正回归“清明”。

低碳环保,以德护城,生态“清明”。岁岁清明,年年扫墓,“纸灰飞作白蝴蝶”的现象普遍,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千吨,传统的祭祀习俗逐渐与时代的发展相背离,亟待破旧立新。北京市八宝山老山骨灰堂推出全国首款水溶性祭祀用品,以科技赋能环保祭祀;都江堰市宝山塔陵园数年来坚持开办“纸钱换鲜花”公益活动,以文明祭祀新观念引领行动自觉;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常态化举办文明绿色共祭仪式,同敬鲜花、共备薄酒,满足群众多样化诉求。现如今,燃香换弹尘、烟花换鲜花、明火换心生的呼声愈发恳切,以插柳留春,用植树扩春,让环保护春,在满目绿意中慎终追远,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珍重。

移风易俗,以文化人,人生“清明”。清明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在对物质不断做加法的年代,清明节逐渐以“形”盖“心”,大肆追求纸糊祭品、鱼肉果干、烟花爆竹的物质化“空壳”,忽视了用缅怀感悟生与死的哲学、用踏青感受生命蓬勃、用吟咏感慨千年文化传承的精神化“内核”。如今,祭祀的形式正悄然发生改变,进行了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场所变更,丰富了鲜花、树苗、诗歌、音频等方式,增加了家风家训培育、历史知识科普、精神文明传承等内容,绵延千年的民族大义升华思想境界,润泽华夏的精神血脉净化自身灵魂,更为传统的清明文化赋予了新时代的艺术内涵。

孝老近亲,以情报恩,社会“清明”。百善孝为先,古训常说“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广为人知,而其后句“归后薄葬,真乃贤儿”却鲜有人做到。厚葬是向他人表现自己尽孝的方式,易滋生攀比之风以赚取孝顺的虚名,但于父母而言,生前的陪伴与照顾远比大张旗鼓的豪华葬礼更重要。当下,不少老年人被拒绝在高速发展的科技门槛之外,难以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社会红利,经历着“双重孤独”。与其给逝者买“房”买“车”,莫如珍惜眼前,把功夫放在平时,少些虚假与敷衍,多些耐心与沟通,搀扶老人走上信息化道路,弘扬正确的孝道文化。人间芳菲四月天,感恩尽孝正当时。借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敦亲行孝只是节日性的仪式行为,更要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行动之中,才是传承清明文化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