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资讯 > 滚动 >
今日热议:记者观察:手机银行AI竞技场 效率与安全并重
2025-08-19 09:06:0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苏洁

数字银行建设是银行数智化转型的焦点,而手机银行成为检验转型成果的关键指标之一。易观千帆最新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场景分析报告2025H1》显示,2025年上半年,银行综合服务应用用户活跃呈现“总量稳中有升、结构分化加剧”的特点。截至2025年6月,银行APP月活用户规模达6.58亿人,同比增长7.8%,全网渗透率60.53%。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17895.37万人活跃位居榜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紧随其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头部城商银行中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表现不俗。

这一增长态势主要由科技赋能、银行机构深化场景生态经营等因素共同推动,形成了国有大行主导规模优势、股份行增速分化、城商银行与农商银行增速表现亮眼的市场格局。在宏观经济复苏、监管政策引导以及金融科技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银行APP正从“功能型工具”向“智慧化服务平台”加速演进。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25年上半年,用户活跃规模同比持续增长,6月同比增速达7.8%,6月活跃人数达6.58亿。银行APP在全网渗透率已达60.53%,在金融领域渗透率达66.82%,已成为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最核心入口。

除此之外,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银行APP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能客服升级,多家银行推出基于大模型的“AI数字员工”,具备更自然的语义理解和多轮对话能力。如招商银行APP的“小招”引入生成式AI技术,从“预设服务”升级为“能听会说”,可处理复杂业务咨询,构建立体化的即时响应服务体系。二是智能投顾与财富管理,如工商银行“AI智投”、建设银行“龙财富”、兴业银行AI智能财富顾问等平台,运用AI算法分析用户画像与市场数据,提供动态资产配置建议。部分银行试点“AI理财经理”,实现7×24小时个性化服务。三是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如交通银行升级“RPA+AI”一体化方案,打通线上线下,联动RPA机器人自动材料核验、AI大模型实时计算风险评分及线下网点同步完成开户,将新客平均办理时间从30分钟缩减至10分钟。

当前,手机银行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战场”。对于银行而言,想要发展零售业务,就必须抓住手机银行这个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银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手机银行在成本、获客、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为银行零售发展助力,但首先要保证手机银行使用的安全性。对于机构来说,既要专注于金融科技整体能力提升,也要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把保障客户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客户来说,在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识别风险,提升风险意识。

关键词:


[责任编辑:ruirui]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