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同年龄人群要特别关注不同的眼底病:青少年要特别关注高度近视所导致的眼底病变;中老年要特别关注糖尿病等疾病所导致的眼底病变;老年人群则要特别关注老年黄斑变性为代表的致盲性的眼底病变。
1.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见,是视网膜和玻璃体共同参与形成的结果。视网膜萎缩变性或玻璃体牵拉形成视网膜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使视网膜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情况下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瘢痕组织增生,从而牵拉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是由液体积聚在视网膜下腔,造成其脱离,但视网膜中没有裂孔,常由视网膜疾病引起包括炎症性疾病和眼睛创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肿瘤引起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视网膜下格子样变性、眼外伤等易发病。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
在我们的眼睛中有像照相机底片一样重要的视网膜,视网膜上分布了许多血管,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含量增高,使血液粘稠,血小板容易凝集,毛细血管病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视网膜缺氧、缺血,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形成、出血、渗出、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直至失明。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眼病的关键,最关键的是控制好血糖,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俗称"三高"),早期可以使用药物延缓它的发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激光治疗,如果发展到晚期,那就需要做手术。
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于早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口服碘剂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如卵磷脂络合碘片(沃丽汀)。
3. 老年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型的疾病,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且视力损害逐渐加重。临床上分为萎缩型(干性型)和渗出型(湿性型),渗出型又称为老年黄斑盘状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低视力矫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光凝治疗等。但是这些治疗只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并不能改善复发情况,且不能彻底治愈改疾病。
眼底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已到中晚期。这个时候即使接受治疗,依旧有50%的致盲概率,因此眼底病要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
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血管和神经的部位,可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建议健康人群中40岁以下1—2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尤其是眼底疾病高危人群、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和不健康生活习惯的人更应该定期检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9 92583 5@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24062号-1,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