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资讯 > 滚动 >
天府永兴实验室将如何建设?“碳中和+”加的是什么?
2021-12-24 10:45:18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12月23日清早,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天府海创园12号楼,硕大的“天府实验室”灯牌被点亮。9时40分,一楼大厅掌声热烈。在省市相关领导和碳中和领域院士专家的见证下,“天府永兴实验室”的牌匾徐徐展露。继今年6月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揭牌后,天府实验室体系再添新成员——天府永兴实验室。

“这不仅标志着天府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阶段进展,还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了高能级创新台支撑。”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

天府永兴实验室将如何建设?围绕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四川进行了怎样的布局?剑指“碳中和+”,加的又是什么?记者进行了采访。

争创国家实验室,四川最初的方向中并没有“碳中和” 为什么要建这个实验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科教大省、军工大省,四川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通过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持续助力国家“振芯、铸魂、固根”和科技自立自强。

在2020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天府实验室被首度公开提及。会议提出,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最初提出的四大方向中,并没有“碳中和”。

今年2月,省科技厅正式印发《天府实验室组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研究方向、依托单位、领军团队以及规划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高水组建天府实验室。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一地三区”发展定位,要求以天府永兴实验室为引领,聚焦关键共技术,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形成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体系。

为何会增加一个“碳中和”方向?这与当前的发展需要分不开。

中央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弯道超车。”

而目前,技术明显跟不上发展需求。一份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能源行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有50%目前尚未成熟,没在我们可用的“货架”上,需进一步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虽然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付出更多努力,但这一过程也带来了巨大机遇。

对清洁能源大省四川而言,如能抓好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好我省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通过有效组织、产学研政贯通、构建国家急需的碳中和技术产业链,不仅可以确保双碳目标的实现,还能促进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占领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主任张远航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天府永兴实验室立足国家碳中和目标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投一体化的协同攻关布局,通过协同攻关和开拓创新,必将发挥增强区域创新竞争力、引领碳中和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

高大上的研究方向,与生活、产业、资源禀赋息息相关 实验室怎么建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主任张远航引用了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打造全国领先的碳中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引擎,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的美好愿景,需要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看技术路线图谱

如何攻坚?明确技术路线图谱是第一位。

据了解,天府永兴实验室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能及固碳3大研究方向,布局零碳能源系统、高分子碳中和、地热资源开发等8个前沿研究中心,赋能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绿色建材3大产业赛道。

张远航介绍,零碳能源方向主要开展氢能、绿色天然气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研究;资源碳中和方向主要开展生物质零碳利用、零碳燃料与减污降碳等研究;地热能及固碳方向主要开展固碳与生态修复、地热能开发利用等研究。碳中和产业研究与碳中和智慧能源系统台,主要提供相关“软科学”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透露,资源碳中和方向通过强化生物质如秸秆、废弃高分子如塑料、二氧化碳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从地下化石资源向地表二次资源转型。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介绍,四川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可采资源量在全国排第一位,折合标准煤约5.44亿吨,占全国大中型盆地的32%。四川盆地有超1.5万口废弃油气井,分布广泛,均深度达2000-3500米,温度达80-130摄氏度,具有良好的供热、发电等潜力,可将这些井变废为宝,开展地热能开发。“此外,利用地热能发电,热源来自地球内部,不需要外加燃料,可以大量节约化石燃料,还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刘清友说。

这当中还涉及3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剩余大量的油气无法用现有的技术开采出来,四川大批衰竭气田尚存在20%-50%的剩余天然气。”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介绍,在零碳能源研究方向,目前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团队正加快探索将剩余油气在地下原位制氢和制甲烷乙烷。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是要建造油气原位制氢与利用大科学装置。此外,还有资源碳中和大科学装置、地热和固碳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研究。

看人才和运行机制

领军人才是攻克前沿科学和核心技术的关键。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许唯临、多吉、石碧、王玉忠、王琪,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裴向军等均已加盟天府永兴实验室。

作为全新的实验室体系,天府实验室的机制创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天府实验室为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攻关和自由探索,从科研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激励、创新成果应用的全链条思路出发,在运行机制上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有机融合,探索建立重大任务“揭榜挂帅”遴选机制,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等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同时,探索实行人员双聘制,制定市场化薪酬体系,建立多元开放用人机制及以绩效为核心的人员考评机制,组建高水管理团队;探索实行“负面清单+包干制”等经费管理制度,构建起良好创新制度体系生态圈,为实验室创新效能的整体提升夯实基础。

“碳中和+”,加了些啥?

根据《天府实验室组建工作方案》,天府永兴实验室要以“碳中和+”为核心。这意味着,天府永兴实验室不仅是国家碳中和领域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也是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聚发展重要赋能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资源碳中和产业,特别需要产学研政协同攻关,需要系统规划与政策支撑。他建议将天府永兴实验室着重打造为碳中和产业发展的指挥、协调中心,通过组织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技术集成与产业链构建,有效支撑相关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应促进科技、金融及资本的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石碧说。

碳中和+,加的不仅有产业,也有资本。与常规实验室不同,在天府永兴实验室的参与力量中,不仅有高校院所等科研力量,也有不少重点企业:国电投、国家电网、东方电气、通威集团、海天水务、云从科技、成都环境集团、天府产投集团……从中既能看到未来的技术应用场景、产业合作的机遇,也能看见资本助力的身影。

碳中和+,加的还有生活场景,这意味着创新要为低碳生活赋能。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表示,天府新区将创构零碳模式,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场景,加快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战略调整,持续深化双碳实践下公园城市指数的匹配适用和推广应用,探索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天府方案”。

“接下来,天府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任重道远。”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在致辞中表示,未来,还需要继续坚持“省级统筹、属地主体”的原则,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开新篇;继续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稳中求进、稳中快进,不断创造新模式、新经验;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纵深突破,推动天府实验室切实发挥出应有作用,让创新创造之源充分涌流。(记者 徐莉莎)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33 92 950@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0035879号-11,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